“兵地联调”合力化解纠纷 营造区域和谐法治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规定,人民调解员调解民间纠纷,应当坚持原则,明法析理,主持公道。调解民间纠纷,应当及时、就地进行,防止矛盾激化······”
9月30日11时,哈密市二堡镇司法所和兵团第十三师红星二场司法所共同组织的联合调委会季度例会,在红星二场四连连部进行。
按照惯例,来自地方和兵团的10名村连级联合调委会人民调解员,在每次季度例会一起结合实践学习人民调解法的部分条款。
法治日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哈密市司法局和十三师司法局积极探索建立“兵地联调”机制,即兵团和地方建立沟通、协调、合作机制,合力调解矛盾、化解纠纷,将解决兵地接合部、交叉管理区域矛盾纠纷触角延伸到兵团或地方管理区域“最后一公里”,推进兵地之间全方位融合发展、共同维护区域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兵地联合调委会覆盖面100%
纠纷调解成功率100%
“目前正是棉花、红枣、葡萄秋收季节,在抢收和销售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矛盾纠纷,建议兵地双方的人民调解员及时对各村和连队此类纠纷及早排查,如有必要,双方共同化解。”
在当天的兵地联合调委会季度例会上,红星二场四连支部书记、人民调解员徐树华提出建议。
“国庆节期间,我们村连级联合调委会可以发动各村和连队的人民调解员以及法律明白人,组成法治宣传队,在相邻的村组和连队开展民法典等法律知识的巡回宣讲,同时走访了解掌握矛盾纠纷线索。”哈密市二堡镇园林场村副主任、人民调解员莫汝军补充说。
徐树华和莫汝军的建议,得到了其他参会人民调解员的一致赞同。
当天的兵地联调季度例会,历时一个多小时,务实而又高效。
红星二场司法所所长孙咏梅告诉法治日报记者,红星二场的部分连队紧邻哈密市伊州区二堡镇下辖的11个村。多年前,红星二场和二堡镇就率先建立起了兵地联调组织。自红星二场和二堡镇建立接边地区兵地联合调解委员会以来,本着“依法调解、互谅互让”的原则,针对涉及双方村民、职工群众的矛盾纠纷,发现一起,化解一起,实现了矛盾纠纷不扩大、不上交,充分发挥了兵地联调组织”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在维护团场、镇接边地区稳定、睦邻友好,在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秩序,促进平安建设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介绍,目前,红星二场和二堡镇已建立场乡级联合调委会1个、连村级联合调委会11个,覆盖面达到了100%,有联合调解员49人。近两年来,两级联调组织圆满解决了十余起矛盾纠纷,纠纷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率达100%。
兵地联合调委会提出解决方案
180万元货款全部结清
法治日报记者在二堡镇和红星二场采访时了解到了近期该场乡级联合调委会共同成功调解的一起矛盾纠纷案件。
2020年4月,二堡镇几十户村民与在红星二场辖区租赁场地的一家药业公司签订了种植、收购板蓝根药材合同。当年秋收后,农户按照合同约定将板蓝根拉运到药厂交付。一个多月后,药业公司仍未给村民们结算货款,有的村民干脆堵在药业公司大门口索要货款。
部分村民则找到红星二场司法所寻求帮助。
在了解了大致情况后,孙咏梅认为,此事牵涉团场和地方村民,涉及人数多且金额较大,立即上报团党委政法委,并及时与二堡镇司法所取得联系,由场乡级联合调委会共同会商调解,尽快妥善解决此事。
二堡镇司法所所长阿布都卡德尔·卡德汗告诉记者,兵地双方组成的联合调委会成员,多次到药业公司走访沟通,了解到该药业公司收购哈密市伊州区辖区板蓝根种植户种植的板蓝根药材后,在红星二场晾晒加工并出售,此前已向部分农户支付160余万元板蓝根货款。因天气原因,部分板蓝根未完全晒干,在内地因返潮无法出售,导致资金不能及时回笼,尚拖欠64名农户板蓝根货款180余万元。
调解中,兵团和地方人民调解员分别同药业公司和种植农户进行反复沟通共同商议后,由兵地联合调委会向双方提交公平合理的矛盾争端解决方案。在联合调委会的努力下,双方很快达成调解协议,药业公司承诺在2021年春节前付清所欠货款。
最终,该药业公司分别于2020年12月和2021年1月,分两次筹措资金将所欠农户的180余万元货款全部清结。
“有纷争找联调”实现区域稳定
全面推广促进兵地融合发展
对于“兵地联调”,第十三师司法局副局长柴甜甜深有感触:“我们坚持‘融合、发展、互助、互让’的指导思想,共同制定解决纠纷方案,解决问题时从大处着眼,引导矛盾双方互谅互让,不在一段路、一块地上争高低,在兵地接合部、交叉管理区域形成了‘有纷争,找联调’的工作局面,兵地感情也得到进一步深化。”
哈密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康作勇告诉法治日报记者,加强兵地融合发展,保持区域社会稳定,是兵地双方的共同愿望。多年来,哈密市和十三师不断探索创新开展“兵地联调”工作,在维护区域社会稳定、减少纷争诉累、防止矛盾激化、促进社会和谐、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效。兵地双方还加强了公安、法院、信访等部门的对接,深化兵地警调、诉调、访调联动等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机制,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促进兵地多元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规范高效运行,助力兵地双方实现市域社会治理提速增效。
据记者了解,“兵地联调”有效化解和预防了兵地矛盾纠纷,开辟了兵地双方共同化解矛盾、解决纠纷新机制的重要途径,形成了兵地“维稳责任共担、民族团结共创”的融合发展新格局,这一做法已在新疆全区各地和兵团各师团场全面推广且效果明显。(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从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