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精准防范电信诈骗?“敲门行动”了解一下
“您好,我们是司法局的工作人员,来送普法‘礼包’,开一下门好吗?”10月24日中午,第十四师昆玉市司法局干警杨天凯和专职人民调解员阿尔孜古丽·麦麦提走进皮山农场进步路一小区,敲开居民麦某家的门,向麦某宣传电信诈骗的危害,帮助他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引导他遇到矛盾纠纷就找人民调解员。
走出办公室、走进职工群众家里,面对面、一对一地告诉职工群众如何守好钱袋子、远离电信诈骗,这是师市司法局结合当地实际开展的精准防范电信诈骗“敲门行动”。
“敲门行动”自10月18日开始,为了让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更加精准、更有针对性,师市司法局专门制定方案,举办培训会,组织司法局全员及师市60名专职人员调解员专题学习防范电信诈骗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树牢服务意识。同时,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将“敲门行动”与人民调解宣传工作有机结合,引导职工群众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促使一次“敲门”取得多重效果。
10月25日,该局干警阿米娜·买合木提在皮山农场九连入户时,发现群众努尔艾合买提·努日正通过微信朋友圈购买手机,对方要求他先付款再发货。阿米娜赶紧制止他,并提醒说:“网络购物要谨慎!你说‘货到再付款’试试。”努尔艾合买提按照阿米娜的建议将这句话发给对方,没想到他立刻被对方拉黑了。努尔艾合买提这才明白,自己差点被骗。紧接着,阿米娜结合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告诫努尔艾合买提凡是让他先付款的都是骗子,而后帮助他在正规网购平台下单了心仪的手机。
开展“敲门行动”的同时,师市司法局统筹辖区3个团场、2个农牧场的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安排专人对来访群众开展防范电信诈骗、人民调解宣传,提醒他们接到刷单赚钱、网贷等电话或短信时,要不轻信、不转账,并及时报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切实增强来访群众的防骗意识。对全职妈妈、老人、无业人员以及曾收到疑似诈骗信息的人群,采取集中培训、观看防诈专题片等形式,筑牢远离电信诈骗的思想防线。
截至目前,参与“敲门行动”的人员先后深入团场、连队入户300余家,指导职工群众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共2049人次,发放普法宣传单6141份,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新疆法制报记者 房佳伟 通讯员 李帅)